融媒体记者 杜天然:您好,廖镇长!全市“新春第一会”明确了枣阳奋力打造襄南随毗邻地区中心城市的路线图、施工图。杨垱镇地处鄂豫两省四县交界处,请您谈谈如何立足当地优势,在全市发展格局中找准发展的定位?
杨垱镇党委副书记、镇长 廖志刚:杨垱位于南阳盆地边缘,素有“一脚踏两省、鸡鸣闻四县”之称。要抓好农业基本盘,更要抢抓“产业回迁、人口回流”大势,增强人口“虹吸”,盘活“边贸经济”,借力“弹射起飞”。要坚持农业提质、产业融合、生态赋能、项目攻坚,因地制宜走出一条“聚人、强产、兴镇”的高质量发展之路,奋力打造农业服务型乡镇示范标杆。
融媒体记者 杜天然:作为粮食主产镇,杨垱镇在这方面有哪些打算呢?
杨垱镇党委副书记、镇长 廖志刚:2025年,杨垱将不断擦亮“枣北粮仓”金字招牌。一是守红线,稳面积。种满种足,确保全镇耕地面积稳控在16.5万亩以上。二是强基础,提质量。推进高标准农田改造,推广节水灌溉和智能监测技术,形成“树成行、路成网、田成方”沟渠相通、旱涝保收的格局。三是重科技,保丰收。加大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的试验示范,加强集成推广,提供粮食生产社会化服务,确保全年粮食产量达到12万吨以上。
融媒体记者 杜天然:会议提出,以发展突破推进枣阳百强进位,请廖镇长谈谈杨垱镇在产业发展方面的具体举措。
杨垱镇党委副书记、镇长 廖志刚:我们将培优育强农文旅特色产业。一是聚力“两园”建设。全速推进占地60亩、总投资2.3亿元的现代化农业产业园项目。持续打造小黄河湿地公园,开辟太空果蔬大棚采摘区、露营烧烤区等休闲娱乐项目,助力农文旅产业延链扩能。二是塑造“两品”工程,全力推动“枣北黄牛”品牌进阶,扩大市场影响力,擦亮“薄荷小镇”品牌。三是攻坚“三水分治”。聚焦饮用水提质增效、农用水节约高效、废污水治理有效三项重点,奋力实现全镇一泓清水润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