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景,推窗可见绿,出门能进园,现在群众植绿、护绿、兴绿的热情高涨。”12月21日,枣阳市杨垱镇桃园村党支部书记王春红带领乡亲们利用冬闲时节“见缝插绿”。
近年来,枣阳市结合各村特点和群众意愿,秉持“宜乔则乔、宜灌则灌、见缝插绿”理念,抓好“村种万树”惠民工程,对庭院、街道、空闲地、沟渠河塘等进行绿化,已创建国家级森林乡村4个、省级绿色示范村和绿色乡村97个、襄阳市级绿色示范村和绿色乡村28个。在乡村绿化美化上,坚持规划引领、科学建设、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由粗放的绿化造林向构建成线连片转变。水系绿化上,围绕北郊水库、刘桥水库等建设一批水系绿化试点示范工程,打造集生态防护、生态休闲于一体的生态游憩地。
积极开展“绿满枣阳”提升行动,全力推进鄂北防护林工程建设。通过完成骨干道路绿化,人工造林、封山育林、生态修复等方式,持续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对全市小(二)型以上水库的第一道山脊线内,采取封山育林、人工造林、低效林改造等措施,全面提升库区绿化。2021年,全市完成造林绿化30661亩,其中村庄绿化造林面积达4500余亩。
离枣阳城区仅10分钟车程的东郊村,西邻玫瑰海景区,南接玫瑰湖,北靠大仙山景区,正成为枣阳后花园。该村通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房前屋后大变样,小花园、小果园、小菜园成为靓丽风景。
实施农村绿化、美化、硬化、亮化工程,枣阳全力改善村庄公共环境,推进乡村绿化美化,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再上新台阶。如今,“白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鄂北岗坡地,已是桃红柳绿堤成荫,绿色景象尽收眼底。
(来源:农村新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