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地过年不搞“一刀切” 这几条关键提示很重要

元旦、春节临近,两节期间能否返乡?今年春节是否还要“就地过年”?对于公众普遍关心的这个话题,在12月18日下午举行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专家进行了权威回应。

发布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米锋表示,冬春季疫情防控要始终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着力在科学精准上下功夫。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分区施策,在落实防控措施的同时,保障人员安全、有序流动,坚决防止简单化、“一刀切”、“层层加码”,最大限度减少对群众生产生活的影响。

对于是否要“就地过年”,国家卫生健康委疫情应对处置工作领导小组专家组组长梁万年在发布会上表示,春节期间是不是就地过年的问题要基于风险研判,全国不能“一刀切”,要分类、分区考虑。

在分类方面:

——重点地区、重点人群,还是要严格执行现行的一些防控政策。不能因为春节、元旦而改变本来的一些防控策略。

——对于高危人群,比如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孕妇还是倡导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出行和不必要的聚集。

——其他人员出行,倡导要做好相关防护,切实履行自己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的责任。

在分区方面:

——处于疫情中高风险的区域,还有特殊区域比如口岸、边境的一些地方,以及执行重大活动的地区,如北京即将举办冬奥会、冬残奥会,要继续保持相对严格的管控措施。

——其他地区要做好风险评估,综合考虑风险的等级、免疫状态、疫情形势等提出切实又有力度、又精准、又有温度的相关政策,切忌“一刀切”,要体现精准防控的要求。

梁万年同时也表示,精准平衡疫情防控和春节团圆的关系,也是对各级政府尤其是地方政府一种治理能力的考验。

他特别提示,各地在考虑风险的时候,一方面要考虑输入,同时也要考虑输出,将两个风险作为全国“一盘棋”的整体考虑。建议各地应该给公众明确的指导,比如元旦、春运出行相关疫情防护的一些资料和参考。

对于如何做好“两节”期间人员安全有序流动,国家卫健委疾控局一级巡视员贺青华提示,今年“两节”期间疫情防控必须高度重视,不能有丝毫的麻痹大意。要更加突出科学精准,强化人员安全有序流动,确保群众度过健康平安的节日。

贺青华提出五方面具体建议:

一是个人外出和返乡时要做好个人防护,包括戴口罩、勤洗手,不扎堆,不聚集,1米线,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积极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做到应接尽接。

二是中、高风险地区及所在的县(市、区、旗)人员严格限制出行,遵守当地流行病学调查、风险人员排查、核酸检测、健康监测和社区防控等要求。执行特定公务、保障生产生活运输等人员确需出行的,经当地联防联控机制批准,须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做好旅途个人防护,落实目的地疫情防控规定。

三是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地市的其他县(市、区、旗)人员非必要不出行,确需出行的须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四是严格限制前往中、高风险地区及所在县(市、区、旗),非必要不前往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地市的其他县(市、区、旗)。

五是有发热、干咳等症状者、健康码“黄码”等人员要履行个人防护责任,在未排除感染风险前不出行。

针对近期我国多地的疫情形势,贺青华介绍,目前全国疫情形势总体保持比较平稳,局部地区发生由境外输入疫情引起的本土聚集性疫情有的已经得到控制,有的正在控制之中。“总体来看,近期国内的疫情仍然呈局部散发和规模性聚集并存特征。航空口岸和陆地口岸是主要输入途径,主要由境外的输入病例和相关的物品、冷链食品引起。”

贺青华表示,下一步将继续指导各地落实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的部署,推进核酸检测和流调溯源,加强隔离点的管理和社区管控,加快排查高风险人群和场所,确保各项措施及时落实到位,防止疫情进一步扩散蔓延。

(来源:央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