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阳市理工职业技术学校编制教学质量报告

1.学校情况

1.1 学校概况。枣阳市理工职业技术学校创建于1958年9月,1985年省教委批准为省属卫生职工中等专业学校,命名为襄樊市卫生学校枣阳分校;1993年省教委批准更名为枣阳市卫生职工中等专业学校;2003年更名为枣阳市卫生职业技术学校;2005年经襄樊市教育局批准,在枣阳市卫生职业技术学校基础上增设枣阳市理工职业技术学校,成为“两块牌子,一套班子”管理体制的医工综合全日制中等职业技术学校。2006年被湖北省教育厅命名为“省重点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校占地36.2亩,建筑面积23988平方米。学校内设6个职能科室和一所附属医院(枣阳市泰康医院),固定资产总价值883万元。

1.2 学生情况。现有在校生309人,其中:2019级114人,2020级91人,2021级104人。

1.3 教师队伍。现有教职工138人。其中:专职教师60人,高级职称7人,中级职称40人;“双师型”教师21人。

1.4 设施设备。建有解剖、护理、病理生理、微机室等4个实验室。

2.学生发展

2.1 学生素质。文化课合格率95.4%、专业技能合格率98%、体质测评合格率92%。

2.2 在校体验。理论学习满意度95%、专业学习满意度97%。

3.质量保障措施

3.1 专业动态调整。无。

3.2 教育教学改革。学校开设的公共基础课有语文、数学、英语、化学、体育、信息技术、经济政治与社会;学校开设课程有德育课:经职业生涯规划、济政治与社会、职业道德与法律、哲学与人生,文化课:语文、英语、数学、计算机应用基础、化学、体育,专业基础课:解剖学基础、生物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基础、病理学基础、药物应用护理,专业课:护理礼仪、护理概论、健康评估、内科护理技术、五官科护理技术、护理学基础、外科护理技术、妇产科护理技术、儿科护理技术、中医护理学、急救护理、心理与精神护理、社区护理、老年护理。为了实现学生更高层次的学习我校和天门职业技术学院、仙桃职业学院进行合作,2021年参加专科阶段学习的学生人数较往年有较大幅度提升,2021年专科录取率为100%。为了让学生更加直观的学习各项课程,我校采用多媒体教学。为了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我校开有基础实验室和护理实验室,并加强实验操作课比例。我校枣阳市一医院、泰康医院及周边乡镇医院密切联系,建立参观和实习合作基地。在疫情期间我校根据实际情况依托千聊平台进行网络教学,并在此平台建立了课程资源。

3.3 教师培养培训。2021年学校为提高教师素质和教学能力积极推进教师走出去学习活动和在校学习的活动。全体教师参加了两次新课标网络培训,三位教师参加了国培,三位教师参加了襄阳市级教学能力培训,全体教师参加了学校每周一次的教研活动。新课标让教师们更进一步强化了立德树人的理念,各级培训让部分优秀教师带动了全体教师的业务学习的热情。

3.4 教育科研情况。无。

3.5规范管理情况。教学管理教学管理工作,从来没有放松过。规范管理上,严格落实学期初、学期中和学期末的教学准备工作、各项教学资料、考试情况、下学期的工作安排工作的检查;规范了理论课和实验课的授课计划,建立了课堂教学签名登记制度;坚持听课、评课制度;严格了考试管理;每学期进行学生评教并及时反馈给课任教师以指导教师有针对性的对工作进行改进。

3.6德育工作情况。学校实施全封闭式管理,建立专职班

主任制度,制定了一系列工作制度和学期工作计划,以多种形式开展思政课教学,内容包括爱国主义教育、安全教育、健康教育、传统文化教育等。一是定期开展校级,班级教育活动;二是组织学生到敬老院、烈士陵等具有教育意义的地方开展社会活动;三是结合中职学生的实际,邀请成功人士、专家、学者到校做交流报告。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社会适应能力,树立爱国、爱岗、敬业的精神和勇于奉献的品德,让学生进入社会后能成人成才,实现梦想人生,奉献社会,报效祖国。

3.7 党建情况。学校总支下设 4个党支部,党员总数59 人。校总支深入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建立党员活动室,定期开展“主题党日”活动,落实“三会一课”制度。认真履行党建主体责任,充分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健全党建工作制度,改进工作方法,创新工作思路,着力抓好干部 队伍建设、党风廉政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充分发挥了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

4. 校企合作

无。

5.社会贡献

5.1 疫情防控服务。疫情期间,学校教师职工积极参与抗疫工作,党员干部积极参加社区疫情防控值守,至今仍有5人坚持在一线参加疫情防控值守。

5.2 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用人单位满意度为86%以上。

5.3 社会服务。积极参加单位所在地党员双报到活动、组织师生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等,提升学校社会服务能力。

6.举办者履责

6.1 经费。学校严格落实国家政策经费、生均拨款等。

6.2 政策措施。学校认真落实办学自主权、落实教师编制等相关政策,优化教学管理制度。根据学校实际,我们不断修订和不断完善教学管理制度,修订了《教师综合考评奖励办法》、《教学常规管理条例》、《教职工考勤制度》、《教学质量奖励办法》,这样对教学管理提出了具体要求,明确教师的岗位职责,使我们的教学管理工作做到有章可循,有规可依。积极推动学校教学管理规范化、制度化。

7.特色创新

学校一是重视督促教学过程。变以往安排听课的检查方式为“推门”听课方式,每周分管教学领导携相关老师随机进教室听课,并及时检查其教学方面相关资料,及时进行听课反馈,指出存在问题,立行立改,使教学监控更富实效。二是每年选派骨干教师参加国家级、省级、市级的培训。这些派出培训的骨干教师参加培训后结合教学实际开讲座、上示范课,培训其他教师,在学科教育教学中起带头、示范作用。

8.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

主要问题:师资队伍整体素质有待提高。比较突出的是结构合理的问题,真正具有“双师素质”的骨干教师和专业带头人更是严重缺乏;有的教师对国内外先进的职业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不够了解,教育观念陈旧,教学方法比较落后,特别是青年教师教学水平亟待提高。

改进措施:要牢固树立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教学改革的核心地位、教学质量的首要地位和教学投入的优先地位。要以内涵建设为中心,加强人才梯队培养,努力促进学校规模、质量、结构、效益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9.其他

学校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三位一体的教育理念。充分认识到职教工作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充分发挥计划、组织、领导、等教学管理职能,以教学工作为中心,以服务教学工作为重点,坚持以创新为手段,形成了特色办学模式。在办学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从严治校、实干兴校,质量立校、特色建校的方针,不断探索创新,突出学校特色。

一是完善教学管理制度。学校制定了《枣阳市理工学校护理专业发展五年规划》、《教师教学课堂管理制度》、《教师教学工作评价方法》、《教师绩效工资考核方法》、《学生实习管理方法》等制度,并及时修订,严格执行,充分保障了教学工作的需要。

二是加强课程建设与管理。我校现有课程分为文化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两大类,都是经全国中等职业教育教材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的。我们严格按湖北省教育厅颁发的课程计划开设课程,每学期有新排课程总表。学校每学期均根据市教育局颁发的学校课程开设标准,严格落实,严把课程关、课时关,并能科学规划,重新设计课程总表,并将班级课程表、作息时间表作到“三表”上墙,接受各级部门监督,广泛听取意见。

三是加强教学过程检查和质量评价。主要从五个方面进行:1)各教研组每月检查本组教师教案、听课记录、作业批改、教学案例与反思;为督促各教研组检查本组教师教案、听课记录、作业批改的质量,负责联系教研组的校级领导定期与不定期对教师进行抽查;抽查结果公布,各教研组均把检查教师教案落到实处。2)教务科加大教学中的“备(课)、教(学)、辅(导)、批(改)、考(试)、”等六个环节工作的抽查力度,每学期抽查2次。抽查结果显示,各组教师作业适量,补救措施具体;每次检查、抽查结果都认真作好小结,进行评比,并在教职工大会上分析公布。3)校级领导在各自兼课的同时,每学期的均听课在20节以上。4)每学期抓好教案、课件、作业等的展评,建立学生作业反思、错题难题记录本,评出优秀教案、记录本、作业等,并进行奖惩。5)对每个教师进行学生满意度民主测评。

枣阳市理工职业技术学校

2021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