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5日,市政府印发了《关于加快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枣政发〔2021〕6号)(以下简称《意见》)。现将有关内容解读如下:
一、出台背景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快速发展,导致市区周边“菜篮子”生产基地不断萎缩且逐渐远离城镇,保障供给能力无法满足城乡消费者高标准生活水平。为进一步加快我市蔬菜产业发展步伐,落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提高蔬菜生产水平,保障蔬菜有效供给,确保我市蔬菜产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结合全市实际,研究制定了《关于加快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
二、总体思路和主要目标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发挥优势、发展区域特色农业、振兴乡村经济、有效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按照“扩大规模、调优结构、增加品种、提高品质、创新品牌、拓展市场”的发展思路,加快标准化规模蔬菜基地建设,高标准建设我市保障性常年基本菜地,逐步提高蔬菜生产和供应保障能力。到2022年,全市蔬菜复种面积20万亩,常年蔬菜自给率提高到50%,蔬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年度总体合格率达到98%以上。
三、主要任务
(一)优化蔬菜产业布局
提出围绕打造高品质蔬菜,优化区域布局,逐步形成“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的蔬菜发展格局。
(二)培育引进新型经营主体
提出支持蔬菜龙头企业、家庭农场、合作社、种植大户等经营主体,发展规模蔬菜生产;支持服务组织开展精准化服务;鼓励工商企业建设蔬菜生产基地,开展产销对接。
(三)加快品牌建设
提出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蔬菜“两品一标”认证;加大本地蔬菜品牌推介力度,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
(四)推进标准化生产
提出大力推广“统一品种、统一操作规程、统一施肥、统一病虫防治”的“四统一”标准化生产模式;加强蔬菜检测体系建设,完善质量安全监测检测制度,健全质量追溯体系,确保舌尖上的安全。
(五)强化科技服务支持
提出加大引进专业人才力度;争取一批蔬菜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等先进科技成果在我市转化应用;加强基层科技服务队伍建设,培育一批高水平的“瓜农”“菜农”。
(六)发展蔬菜加工产业
提出支持企业开展贮藏保鲜、冷冻脱水、净菜包装、干制腌制等深加工;支持龙头企业建立创新中心,研发新产品,延伸产业链条。
(七)健全流通网络
提出加强蔬菜冷链物流、交易中心、批发市场和营销队伍的建设;创新产销对接新形式,重点推进“农超对接”“农企对接”“农贸对接”等;扶持生产、流通企业及企业力量发展电子商务、物流配送、连锁经营等新模式,发展一批专业性产地批发市场和冷链物流配送中心。
四、保障措施
主要包括4个方面:一是强化组织领导。成立以市长为组长,市政府分管农业的副市长为副组长,市直相关部门和各镇(办、区)政府等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领导小组。二是加大资金投入。每年拿出专项资金用于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对蔬菜产业实施奖补。将蔬菜价格指数、设施蔬菜纳入政策性“三农”保险范围。三是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按照“挡得住、排得出、灌得上”的目标,支持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向蔬菜产区倾斜。四是强化督办考核。明确责任分工和进度安排,制定时间表、路线图,把蔬菜高质量发展纳入乡村振兴战略,市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领导小组将对各项工作推进情况开展督促检查,确保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取得实效。
枣阳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2021年8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