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5日,海南省政府新闻办在海口举行新闻发布会,并连线第七届世界自然保护大会法国马赛现场,发布世界极度濒危物种海南长臂猿新添2只婴猿的喜讯,海南长臂猿种群由5群33只增加至5群35只。
D群海南长臂猿(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管理局供图)
海南省林业局负责人在发布会上介绍,今年3月2日、3月3日,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管理局霸王岭分局海南长臂猿监测队发现,海南长臂猿B群和D群各新增1只婴猿,分别为7月龄和6月龄。监测显示,2只婴猿健康状况良好,生长发育正常。
B群海南长臂猿(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管理局供图)
海南长臂猿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评定为极度濒危,名列全球25种濒危灵长类物种之一,目前仅分布在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范围内,是海南热带雨林原真性、完整性的指示物种。据世界自然保护联盟专家判断,在全球20种长臂猿中,海南长臂猿是唯一能保持种群缓慢增长的物种。
为进一步保护海南长臂猿,有关单位将在5年内建立专职、专业监测队伍和监测体系,力争全面准确掌握海南长臂猿种群动态及其栖息地情况。集聚国际国内多方力量,开展海南长臂猿保护国际合作和联合攻关,对其行为、生态、繁殖、营养、生理等方面开展系统研究,开展社区可持续发展研究。推动栖息地修复、改良和生态廊道建设,增加海南长臂猿的适宜栖息地面积。
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包括了海南岛95%以上的原始林、55%以上的天然林以及生态区位中最重要的区域,把加强海南长臂猿研究保护作为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的重点,组建国家公园研究院,开展海南长臂猿保护研究全球联合攻关,设立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海南长臂猿保护研究中心。“海南长臂猿保护国家长期科研基地”被列为第二批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长期科研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