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器村奏响富民曲
上弦、调音、弹唱……晨光熹微,新疆阿克苏地区新和县依其艾日克镇加依村村民艾依提·依明就已开始忙着调试乐器。他调着弹着,情不自禁地唱了起来:“唱支山歌给党听,我把党来比母亲……”
艾依提家的小院有乐器制作间、乐器展示间、乐器弹奏间等。他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凭借精湛的民族乐器制作技艺,每年纯收入20万元左右,是村里有名的“乐器王”。
加依村乐器制作已有300余年历史,有“中国新疆民间手工乐器制作第一村”的美誉。目前,全村有7个乐器制作专业合作社,能制作20余种民族乐器。326户1317名村民中有106户432人从事乐器制作。2020年,全村销售乐器2万余个,销售额超600万元。
新疆阿克苏地区新和县依其艾日克镇加依村村民在该村乐器产业园内制作乐器。(摄影:斯迪克·米吉提)
“曾经的加依村,可不是现在这副欣欣向荣的模样。”加依村党支部书记拜合提亚尔·阿木提说。过去,村里土地贫瘠,种植品种单一,是出了名的“穷”村。
短短几年,昔日的深度贫困村大变样。“靠祖传手艺吃上‘乐器饭’和‘旅游饭’后,村里天天有变化。”拜合提亚尔说。
跟随着拜合提亚尔在加依村漫步,眼前的景象令人惊喜:在投资200余万元、占地5000平方米的乐器产业园内,近百名乐器制作师傅忙碌着,有的挖孔、打磨、抛光,有的晾晒、切割、雕花,有的贴标、装箱、发货,还有的接待游客参观。
拜合提亚尔介绍,村里家家户户都与乐器制作有关,要么在乐器厂打工,要么家里经营乐器作坊、开乐器店……
“以前,村里可谓‘十步一工匠’,但都是散户制作、销售乐器,不成规模,效益不好,很多村民都改了行。”该村嘉音乐器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阿卜杜拉·依不拉音说,2013年,新和县提出的“文旅产业融合发展”,为加依村送来东风。
阿卜杜拉是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在他看来,乐器制作虽是加依村的传统技艺,可一直“沉睡”着,没有发挥出太多效益。过去,“销售”是个大难题。
“赶上了党的好政策,乐器制作奏响了富民曲。”阿卜杜拉喜滋滋地说。现在,村里建成了1万平方米的乐器制作展销厅和游客接待中心,依托电商平台,加依村的乐器走向了全国,甚至销到了国外。最令阿卜杜拉振奋的是,看到村里制作乐器的前景,以前外出打工的年轻人纷纷回村学习乐器制作。仅他自己就带了几十个徒弟。
新疆阿克苏地区新和县依其艾日克镇加依村乐器产业园内,村里的民间艺人在弹奏乐器。(摄影:斯迪克·米吉提)
乐器产业的火热发展势头,既让村民获得感满满,也让大家产生了新的思考,如何乘势而上?
“最初游客来村里看我们制作乐器时,感到很新鲜,但也有遗憾——环境有点差。”村民吐合逊·加拉力说。村容村貌欠佳,特色不足,旅游发展就难以持续。近年来,加依村启动美丽乡村建设,从道路铺设到民居粉刷再到植树绿化、人文景观布置,乡村颜值不断提升。
喜讯不断传来:2015年,加依村成功申报国家3A级旅游景区;2017年被命名为“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2020年入选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录,荣获“全国文明村”称号。
助推加依村走向康庄大道的举措还远不止这些。
这两年,为了持续提升村民收入,加依村建设了“双创园”,引进了一批服装加工企业和农业产业化项目。同时,村里大力引导村民发展特色种植业、养殖业和民宿业。
一系列强有力的措施在加依村落地生根,一大批特色项目在村里拔节成长。如今,村里有60座大棚、50家民宿、30余家商铺、8家特色饭店、3家家庭式乐器展厅,带动就业120余人。
“产业旺起来,收入多元化,村民们乐得合不拢嘴。”拜合提亚尔告诉记者,“村里的优势找准了,产业发展找对了。让日子越来越红火,我们底气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