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至7月枣阳工业经济保持稳中向好态势

本报讯(特约记者李晓军 通讯员毛亚坤 全媒体记者毕学谦)今年以来,枣阳市坚持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持续加快园区高质量建设,促进企业集群式、生态链式发展,全市工业经济继续呈现稳中向好的态势。

统计数据显示,1至7月,枣阳市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408.7亿元,同比增长40%。规模以上工业产销率达98.7%,其中,出口交货值同比增长49.5%;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6.4%,实现利润同比增长26.3%,实现工业增值税较同期增长5.5倍,居襄阳各县市第一。全市工业用电量同比增长73.89%,高于襄阳市平均水平39.5个百分点;工业用气量同比增长40%。

今年6月,枣阳经开区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为枣阳市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该市以开发区建设为中心,发挥支柱产业优势,引导企业转型升级,提升核心竞争力,着力打造工业经济发展的硬核支撑和新引擎。

在支持传统产业园区进一步完善园区规划中,枣阳市强化园区电、水、气、道路、通信、消防、污染和固废处理等基础设施配套,提高园区承载能力,培育了一批“小而精”的特色产业集群示范区,初步形成6大重点成长型产业集群。

为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枣阳市高标准定位“十四五”工业规划,将着力培育壮大1个400亿级、2个300亿级、4个100亿级的“124”现代产业集群。大力实施“强链补链延链专项行动”,突破性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倍增计划”,努力提高高新技术产业的规模占比。特别是锂电产业,通过近年来的产业链招商,100多家锂电企业集聚枣阳,形成日产500万只锂电池产能,名声响彻广东沿海的锂电产业基地。

此外,枣阳市重点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壮大工程”,以高成长性中小企业为重点,培育一批主营业务突出、拥有自主核心技术、专注于细分市场的“专精特新”“小巨人”和“隐形冠军”企业。

今年,该市新增规模以上企业13家,规模以上企业达到247家。1至7月,汽车及零部件、农产品加工、医药化工、装备制造等支柱产业中的186家规模以上企业,累计实现产值占该市产值比重达73%。

(来源:襄阳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