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市委十三届十二次全会是在市县乡换届期、十四五开局之年发出的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动员令,传递出了强烈的机遇意识、责任意识和使命意识,乡镇作为落实各项决策部署的“前沿阵地”,惟有以焕然一新的精神面貌、干事作风,甩开膀子大干,迈开步子快干,才能不负好时代、好机遇、好政策。作为乡镇党委书记,因地制宜贯彻落实好这次全会精神,责任重大、责无旁贷。下一步我们将主动在全市发展规划中找位置、定坐标,唯干唯实唯先,善谋善作善成,为襄阳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一是聚焦高品质乡村振兴,争当316省道沿线城镇发展轴上的样板区。抢抓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机遇期,从较低标准向更高水平、更上层次、更全方位上迈进,坚持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不减,在绿色生态屏障上再精细化,力争国牌;在“擦亮小集镇”上再精致化,打造样板。深入挖掘本土文化,传承红色基因,依托建于上世纪60年代的杨垱镇东风大会堂打造杨垱镇史馆,布局历史展览区、党建展览区、航天展览区三个展区,让亚洲第一长渡槽——石台寺渡槽文化、航天精神等有乡愁记忆的文化符号融入乡村建设中,让文化软实力成发展硬支撑,打造有灵魂的乡村振兴,以“一镇”增彩为全局添彩。
二是聚焦高质量产业发展,争当316省道现代农业产业带上的排头兵。发挥杨垱良田万顷优势,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目标,延长产业链,打通内循环。紧盯地里种的,扩大华百氏生态饮品深加工产能,发展“订单农业”,提升农业附加值;瞄准市场要的,做大做强万头青贮养牛产业,打造湖北省最大肉牛养殖基地,擦亮枣北黄牛品牌;发展效益高的,推广薄荷等中草药种植10000亩,打造中国薄荷之乡。加快杨垱绿色种养万亩有机循环现代农业示范园农旅融合项目建设,打造襄阳甲鱼养殖第一镇。以“农业强镇”态势为枣阳打造“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市”、为抬高襄阳全域高质量发展底板助力。
三是聚焦高效能三治融合,争当创新基层社会治理的先锋队。围绕枣阳打造“社会治理强市”的要求,坚持党建引领,抓住“关键人”,持续在全国文明村——杨垱镇桃园村开展用身边典型教育身边人的微党校培训,提振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精气神;充实“粮草库”,村村有产业、村村有收入,让巧妇有米可炊;落实“硬机制”,总结经验,推广开展“四互行动”(治安互防、困难互帮、矛盾互调、环境互清)和“三联三帮”(一名党员联系1 — 2名留守儿童,帮心理辅导、安全管护;联系1 — 2名留守老人,帮物质代购采购、日常生活照料;联系1 — 2名留守妇女,帮农业生产、就业增收)等基层微治理模式,打通基层治理神经末梢;紧扣“大宗旨”,开展好“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通过“干部有为”守住人民群众的心,实现党组织“一呼百应”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