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嘉定七旬老人用“剪影”定格生活中的美好

公路大桥、深巷老店,郊野公园、河塘鳜鱼……谁能想到,这一幅幅惟妙惟肖的剪影作品,出自上海市嘉定区一位古稀老人之手。

71岁的陈学华年轻时从事会展设计工作,有着扎实的绘画基础。退休后,他受朋友启发,开始尝试剪影手工艺术创作。

剪影手工刚起步不久,陈学华的右眼就因为视网膜脱落而失明,左眼的视力也仅剩0.4,每次创作他都要吃力地趴在桌子上。为了看清楚,他的脸几乎要贴到纸上。但这并没有影响他对剪影的热爱,反而觉得要更加珍惜这点微弱的视力,在自己的有生之年创作更多更好的作品。

陈学华每月创作至少20幅作品,十多年来已经创作2000多幅作品。他喜欢旅游,把各地的风景以剪影的形式展现出来。

经过多年的摸索,陈学华对剪影有了自己的理解。他说,剪影注重写实,讲究物体之间的比例和透视关系。

陈学华的剪影大多取材于生活。他善于观察生活,通过想象和概括,抓住生活中最动人、最典型的形象。

陈学华说,自己创作剪影作品十多年,感觉最难把握的是人物肖像。“人像剪影是最难的,要展现人物面部的立体感,必须要有一定的素描功底。”陈学华说,“人的五官有一定的比例,只要稍微改变一点,人物神态就改变了 ,因此每一张都要琢磨很久。”

如今,剪影创作已成为陈学华生活的一部分。他说,虽然眼睛能看到的东西越来越少,但是自己依然可以用手来展现心里的美好,用手工作品展现世界的多姿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