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零添加”背后的恐慌式营销

据报道,目前“零添加”标注在包装食品中并不少见。宣称“零添加”“不添加”或暗示食品添加剂有害,已成不少新兴品牌的营销手法。据食品企业介绍,“零添加”是一种市场趋势,是商家对细分市场的争夺。如果企业尤其是新品牌不进行标注,往往会处于竞争劣势。但在一些专家看来,“零添加”背后的恐慌式营销及对一些食品添加剂的污名化暗示值得注意。

如今,食品标注“零添加”已成风潮,甚至泛滥之势。随着生活质量提高,消费者对食品品质有了更高要求,比如,追求健康、天然,就会比较在意食品添加剂的种类、数量与剂量等。有些消费者见到食品添加剂就摇头,认为含有添加剂的食品都不安全、不能放心食用。为迎合这种顾虑,越来越多的食品开始在其包装上显著标示“零添加”“无添加”等词语,试图以此赢得消费者的信任和青睐。

随着越来越多的食品企业宣称、推广“零添加”,一种恐慌式营销也开始掺杂其中,比如,某婴儿食品将“添加剂,我不爱”作为卖点,并称“符合婴辅标准(婴幼儿辅食国家标准)的产品也不一定好”。这种“恐慌式营销”将食品添加剂和非法添加剂混为一谈,助推了食品添加剂被“妖魔化”,也间接制造了市场混乱。

胡乱标注“零添加”不仅违背客观事实,而且会对消费者造成误导和欺骗。据相关报道,“零添加”一般分两种情况:一种是允许添加而不添加,在工业化生产时代,经过加工的预包装食品几乎找不到不含食品添加剂的产品,宣称“零添加”多半是忽悠消费者;另一种是未添加非法添加剂(如三聚氰胺、一滴香、肉中宝等),这种情况下宣称“零添加”纯粹是一种噱头而已,非法添加剂本就不应该出现在食品里。

按照食品安全法的定义,食品添加剂是指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保鲜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人工合成或天然物质。食品添加剂并非不能用,而是不能滥用,不能超量、超范围使用,只要使用适量且合法,就不会给消费者健康带来危害。顺应消费需求追求“零添加”值得肯定,但刻意制造恐慌,将食品添加剂“妖魔化”必须遏制。

出于保障消费者知情权、规范和约束食品企业的生产经营行为、维护食品市场竞争秩序的需要,相关部门应该对食品标注“零添加”的做法尽快正本清源。2020年7月,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曾发布修改后的《食品标识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其中规定,食品标识中不能使用“不添加”“零添加”“不含有”或类似字样。新管理办法目前尚未出台,但相关部门的态度已经很明确,期待这一规定早日落地,刹住胡乱标注“零添加”的不良风气。(何勇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