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自己不吃”的警醒

漂白的山药,浸药的沃柑……今年的“3·15”,部分农产品的“舌尖上的安全”问题一经媒体曝光,引发公众极大关注。河北保定加工厂,原本黄褐色的山药,放入稀释的次氯酸钠水池一个多小时后,就“白嫩如藕节”,尔后运往城里的超市;广西武鸣,部分果商为保证沃柑品相,用擅自调高稀释浓度的除菌农药泡过后,直接上市。尤其耐人寻味的是,对如此加工出来的农产品,加工厂负责人和果农异口同声“我们自己不吃”“从来不吃”。可问题是,那些毫不知情的消费者,难道只能自求多福么?又该由谁来负责?

算起来,上一次因为“自己不吃”成为舆论焦点,还是在8年前。当时河南新乡某村被曝光村民引用造纸厂污水灌溉麦田,面对记者追问“这水浇出的麦子你们敢吃吗”,村民坦言“都卖给你们了”“自己不吃”。如果说当时的村民还可以拿出“井里抽不出水”当借口,那么像漂白的山药、浸药的沃柑这样,仅仅是为了品相、延长保质期而用药水给农产品“美容”,尤其是在越来越强调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的今天,当真值得有关部门好好反思了。

相比于加工包装食品,漂白的山药、浸药的沃柑折射出部分初级农产品的安全监管漏洞。一般而言,注册生产的包装食品,只要是在规范的工厂里加工的,整体上卫生环境是有明确要求的,可以随时抽检的;即便一袋辣条、一包方便面,用了哪些原料、哪些添加剂,既要符合要求,也必须按规定标注清楚。然而,用次氯酸钠漂白山药到底属于食品添加剂还是食品漂白剂,能不能这样用?浸泡沃柑的除菌剂,可以用在哪个环节,有没有安全剂量标准,浸泡后的水果会不会给食用者带来不良后果?诸如此类,不但缺乏清晰的规定,且在操作层面完全是任意的,进入市场后消费者更无从得知,仅靠加工者的良心约束显然是无力的,凸显了监管的“短板”。

对地方政府而言,同样不能对其任之由之。壮大乡村产业,近年来各地争相打造特色农产品品牌、地理标志产品等,这样的产业要长久、品牌和口碑要立得住,让消费者吃得安心、放心是前提。就拿沃柑来说,相关报道显示,当地引进这一外来品种后,近年实现了大面积种植并迅速打开市场,带动了当地经济。可以想见的是,浸药沃柑一曝光,不仅极大地损害了当地这一产业,甚至连带着影响了包括其他省份在内所有沃柑水果在消费者心中的价值。着眼于长远,相关地方政府也应该在规范初级农产品加工生产方面有更多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