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南京文化志愿者“带货”直播 非遗传承“云端见”

2021年春节期间,在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禄口街道曹村,村中大舞台上传出一阵阵铿锵有力的锣鼓声,随着紧凑的鼓点,两只威风矫健的狮子时而搔痒舐毛、憨态可掬,时而登高翻滚、惊险万分,原来是江苏省级非遗项目“铜山高台舞狮”传承人王洽青正带着徒弟们排练节目。与此同时,江苏南京江宁区的文化志愿者阿娟则化身成网络“主播”,通过网络互动直播形式将“狮子登高台、牛年闹新春”的热闹分享给广大市民。

非遗传承人王洽青(左三)与文化志愿者同台

南京金箔、荡湖船、方山裱画、腊梅香肚等一系列独具江宁特色的非遗技艺,也逐一亮相“直播间”,非遗传承人纷纷亮出技艺绝活,让万千网友聚在“云端”,共同领略江宁传统非遗文化,感受非遗文化中的春节年俗,体会传统文化中历久弥新的深厚内涵。

南京金箔

荡湖船

方山裱画

2021年春节期间,由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文化和旅游局、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融媒体中心携手开展的“跟着非遗大师过大年”线上活动,打破了传统的文化传播形式,首次采用文化志愿者互动直播形式,将“直播带货”融入非遗文化传播中。无论是“跳个麻雀蹦欢欢喜喜过大年”,还是“江宁剪纸剪出春的喜悦、年的味道”,或者是“金陵金箔闹新春”,都在用新形式重新“激活”大众对于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追捧。从大年初一到初八,8期“干货满满”的直播活动吸引了众多市民在线追“播”,在线直播平台观看量近10万人次,江苏南京江宁区融媒体中心传播矩阵阅读互动量近20万人次。

在这个特殊的春节,许多人选择就地过年,“云团聚”“云拜年”成为连接家人和朋友的新纽带,也成为文化传播的新方式。“跟着非遗大师过大年”线上活动把非遗“云大餐”送给市民,让大家足不出户就能体验非遗文化,丰富了节日期间广大市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营造了就地过年良好的文化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