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蜀记:从考古看四川》/萧易 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萧易新著《寻蜀记:从考古看四川》版式精美考究,图文互证,内容以考古文物为主要线索,题材新颖而架构独特,文字灵动而厚重,言语简约而精微。地方性知识与民间性凹凸地彰显着此书的基本色调。
该书以时间为断代,从先秦一直记载描述至明清西蜀大地上的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考古发掘,以及历史文化遗址,如宝墩遗址、金沙遗址、盐源的笮人墓、安宁河畔的邛人墓、成都的孟知祥墓、泸州的宋墓、泸县的中国最大明清龙桥群、盐亭的字库等。
作者在前言里说:“试图从微观的剖面,解读蜀地历史——它的主角,多是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它的故事,来源于某些被史书遗忘的片断。”
如此民间立场记述与解读的方式,是于正史的宏大家国叙事之外,凸显着民间叙事的细微烟火气息。或让人俯身细察文物,或让人走进遗址,并以此引导读者进入历史文化的现场,进入历史的时间,进入历史的空间,然后一同由此而想象当时可能发生的种种景象。
书中对泸县考古实物的解读,是从“微观的四川历史”印证了在华夏各族文化交流融合过程中,以迁徙、聚合、贸易、战争、通婚为中介,华夏各族血缘互相混合,华夏各族文化相互激荡,并因此蜕化的生气勃勃,气象万千。
在该书叙述中,作者涵泳于西蜀历史长河,将自己“投射”到历史里去,既触摸到其中的暗砺,亦打捞出其里的亮润,在历史的幽绿与光白转换间,发挥了适度的“想象”,补上了史料残缺与不连贯性,让历史想象建立在考古实物与文献史料比对之上而得出合理的推论,并由此洗磨前朝旧事,让西蜀历史在当下的文化幕布上放映出绵密的微观画面,绽放出理解的温情花朵。
书里所介绍的地方性知识,首先是关于西蜀地域特定的知识的考古呈现。在“纵目之神:三星堆的青铜时代”一节,说“眼睛是古蜀人给人的印象”,因为在“甲骨文中的‘蜀’字,写法有20多种,每一种写法上面都有一个大大的‘目’字。”
著者这样的解读,基于历史与自己当前视域重合的一种独到的推断,这样的猜想虽未得到印证,但历史考证与文学深描的融合,却透露出一线创见想象的启明微光。
从宝墩遗址、三星堆遗址、金沙遗址、蒲江船棺的记述,再到对于“蜀犬吠日”“想象”的解读,著者涉猎广泛而史料丰盈,脉络清晰而逻辑严密,无不浸润着古蜀文明独特的地方性知识。并且这样的记述又接续着徐中舒、任乃强、蒙文通、邓少琴、顾颉刚等前辈先贤巴蜀史研究的足迹而薪火相传。
书中的地方性知识,不仅指西蜀特定的地域意义,还包括由特定的历史条件所形成的文化价值观和时间观。在“西风残照:汉家陵阙”一节中,详尽介绍了汉阙分为城阙、宫阙、陵墓阙,而“中国汉阙大半在四川”。
在“合江金棺:汉代生命与死亡的画卷”一节,不仅再次说明“双阙是人间与天堂的界线”,还揭示了“伏羲女娲”神话在画像棺上的意义。
《寻蜀记:从考古看四川》插图精美且量大,300余幅高清图片,另有文物线描图示穿插其中。或指示地理路线、或记录考古现场、或呈现文物细部。将历史真实的存在转化为各种影像,连缀为一系列永恒视觉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