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一年春节时,对于大部分中国人来说,春节被视为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它不仅意味着一年工作生活的落幕和一段假期的开始,更具有某种强烈的仪式性和符号性:不管我们身在何处、过去一年经历了什么、归途有多么漫长,我们都近乎狂热地向往回家团聚,希望赶在除夕夜与家人吃上一顿热腾腾的年夜饭,哪怕这年夜饭仅仅只有一菜一汤。回家过年,对于每个中国人来说是何等习以为常的事,但这种年度性、规模以亿计的集体迁徙与背后的行为目标,却足以给中华文化圈以外的人带来强烈的震撼。春节能成为全球华人文化认同的载体和共同的身份标签,这或许正是原因之一。
农历正月初一这天为春节,而从传统意义和人们的认知角度讲,春节一般从农历腊月的小年甚至更早的时间开始,持续到正月十五元宵节结束,汉族、壮族、土家族、布依族、侗族、朝鲜族等民族都过这个节日,是中华大地上流传范围最广泛的传统节日。春节期间正值传统农业社会中的农闲时间,也天然成为众多文化活动传承实践的最佳时段。更重要的是,春节是旧与新的交汇点,是冬的萧瑟与春的生机的分割线,是告别往年不如意、迎接来年新希望的必经路,也是个人于家庭宗族中取暖、重新投入社会生活的好契机。因此,春节期间的任何文化活动都或多或少地寄托了人们的美好愿望,这些愿望具象地表达于美食、娱乐活动、艺术作品、行为实践中,使春节成为了传统文化事象、知识体系和价值观念的集中载体,也深远地影响、塑造了中国人的精神内核、集体记忆和文化认同。这些存在于我们日常实践中的传统文化事象,其中一些因其内涵丰富、价值突出,被认定为非遗代表性项目。
春节对于中国人,其意义几何?与春节密切相关的非遗项目主要有哪些,它们在多大程度上影响着我们的思维方式与行为习惯?我们在此抛砖引玉,做一简单梳理。
一、年味、乡味与乡愁:
春节中的非遗美食与集体记忆
年味、乡味与乡愁:
枣阳人把农历腊月三十到正月初五这几天称之为春节,也叫过“大年”。为了庆祝这个隆重的节日,一进入农历腊月,家家户户置办年货,购买衣物,添置用具, 腌制鸡鸭鱼肉等腊味食品。腊月二十五、六,就开始蒸馍,包包子,炸油馍及各种菜类,但炸制食品不能在腊月二十八进行,民间有“炸七不炸八”的忌讳。
腊月三十为除夕,这天下午,家家户户要贴门神、贴春联,迎灶王爷。除夕的晚上,家家挂起红灯,放鞭炮,点蜡烛,焚香烧纸,敬祖祀神;全家欢聚一堂,共进晚餐,称“团年”,也叫“团年饭”。“团年”时,农家都要给耕牛一碗饭吃,以示对耕牛辛勤劳动的敬意,故有“打一千,骂一万,三十晚上吃碗饭”的农谚。除夕之夜,全家通宵达旦,谈天娱乐,彻夜不眠。谓之“守岁”。建国后,除夕夜收看春节文艺晚会节目已成为千家万户的习惯。
枣阳是中国南北区域划分的典型地区,以城区为中心,城区以北即枣北地区人民以面食为主食,城区以南地区人民以大米为主食。枣阳人春节饮食“和而不同”,北方的饺子,南方的年糕、汤圆,无一例外传达着更岁交子、年年登高、阖家团圆的美好寓意。在这辞旧迎新之际,全家人聚在一起享用美食,叙旧话新,在相互祝福中守候新一年的到来。每个人心中都有属于自己的“家乡味道”“儿时味道”,它们构筑了我们个人的地域或身份标签;它们历久弥新,在春节期间愈加浓烈;它们是每个人心中固有的乡愁。在此刻,年味、乡愁融于缕缕饭香,化于味蕾之上。人们巧用自然食材,通过食物表达祥和美满、国泰民安的祈盼,这些个人的点滴记忆最终汇聚成我们的集体记忆和民族认同。多年后,当我们遇到家乡味道,泛起的除了舌尖上的一丝满足,还有我们的乡愁和对美好生活的回忆与向往。
二、红火团圆、富足和美:
春节非遗传达的审美趣味
正月初一早晨,大人小孩换新衣、新帽子、新鞋,小孩给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拜年,大人给小孩“压岁钱”。早餐,家家吃饺子,锅内放青菜,象征人口清吉, 饺子形式元宝,也象征着招财进宝,发家致富的意思。早餐后,近邻本门,左邻右舍互相拜年,道“恭喜”,贺“发财”。
俗话说:“大人望种田,小儿盼过年”,春节期间,除了鲜衣美食,还少不了各类娱乐游艺活动。争奇斗艳的民间艺术,在展示人们精巧技艺的同时,还表达了枣阳人以和为美、积极向上的审美趣味。
龙舞是华夏精神的象征,它体现了中华民族团结合力、奋发开拓的精神面貌,包含了天人和谐、造福人类的文化内涵,“龙头高昂,龙身翻腾,龙尾劲摆”,舞者动于中而形于外,人龙合一,极显龙之性情,气氛热烈,催人振奋。秧歌与龙舞,尽管流传地域有所不同,艺术形式略显差异,但在表现吉祥喜庆、红火热闹的氛围,以及追求家国富足和美、蒸蒸日上的质朴愿望上,别无二致。其传递的审美趣味及活动的意涵与功能,更在春节这一特殊而隆重的节日中变得统一。
无论龙舞、高跷,还是广泛流传于枣阳大地上的其他民间艺术形式,春节期间,人们用舞蹈、音乐、游弋等方式敬神娱人,狂欢庆祝。街头巷尾,人头攒动,民众成为庆祝活动的直接参与者、欣赏者和传播者。在祥和喜庆的氛围中,人们三五成群,驻足观赏,舒展身心,拍手叫好,忘却了平日的辛苦,感受到生命的酣畅,心中充盈着求真、向善、尚美的意愿。
除了热闹的庆祝活动,春节里少不了吉祥物品的制作。在忙年的日子里,一张张寓意深长的剪纸作品爬上腊月里的窗户,给严严冬日里增加了些许暖意。艳丽的色彩、吉祥的纹样、奇特的构思,无不传达出人们祈盼生活红火、富裕安康的真挚愿望。
三、固本迎福、广结善缘:
春节非遗的社会人际关系愿景
春节于2006年被列入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作为一个综合性的“大民俗”,春节也囊括了众多具体的民俗文化和非遗实践活动。这些活动大多与家庭、宗族、社区、行业有紧密联系,且具有群体性,它们在巩固维系人际和社会关系方面发挥着显著作用。现有各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中的闹元宵、民间社火、庙会、抬阁等项目大多有这一特点,其中一些在春节期间实践的项目则表现得更为突出。
宵节,因其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而得名,也称“上元节”“元夕节”“灯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也是与春节关系最为密切的节日,普遍流行于全国各地,于2008年被列入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元宵节当天,人们以家庭为单位,赏花灯、猜灯谜、吃元宵、吃汤圆、“走百病”,这些元宵节传统习俗除了丰富人们春节期间的精神生活、增强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纽带,更饱含着人们对于幸福团圆、安宁康泰的美好愿望。元宵之后,人们重拾行囊,迈进新一年的社会生活。
从上述列举的非遗项目中,我们不难发现,巩固个人与家庭、宗族、祖先之间的情感纽带,增强乡邻社区之间的互帮互助,促进同业之间的交流团结,祈福纳祥,寄托愿望,这是春节相关非遗项目的共有特质和文化功能,也描绘出人们朴实美好的愿景。它们为本就充满祥和美满氛围的春节赋予了更多内涵,共同塑造了我们记忆中春节的模样。
四、宣德致知、寻根铸魂:
春节非遗承载的知识与价值体系
潜移默化的教育和对文化认同感的塑造,是春节及相关非遗项目的另一功能。
列入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的楹联习俗,源于我国古代汉语的对偶现象。楹联有偶语、俪辞、联语、对联等通称,一般以两行文句为一副,并列竖排展示,自上而下读,先右后左,右为上联,左为下联。楹联属格律文学,有种种讲究。上下对举、字数相等、词性相同、平仄相对、辞法相应、节律对拍、形对义联是其文体特性,其中尤以声律的平仄与词性的对仗最为关键。写春联、贴春联作为春节中必不可少的活动,在辞旧迎新、祈愿吉祥的意义背后,更通过楹联普及词义词性、平仄节律、形式句法等方面的知识,树立文化常识,培养语言习惯。寄情表意、习文明理,实乃一举多得、润物无声。
当然,除了已经被公布为非遗代表性项目的众多文化表现形式外,诸如祭灶王爷、祭祖、扫屋、贴门神、迎财神等习俗,以及年夜饭上要“年年有‘鱼’”、晚辈对长辈要行礼跪拜、长辈要给晚辈压岁钱等春节期间约定俗成的民风民规,也都于无声处滋养着我们的思维方式、道德规范和对人情世故的把握。
春节之于我们,以及这些非遗项目之于春节文化的意义,可能比我们想象的要更加深远。我们欢度春节,春节印刻着我们的根与魂;我们通过春节传播中华文化、促进民心相通,全球友人通过春节认识中国、理解中国;相关非遗项目的传承实践,持续丰富着春节文化的多样性,强化着所有华人同胞的文化基因和共同体意识。
祝大家新春快乐、阖家幸福!
愿祖国繁荣锦绣、中华民族再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