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留下“金娃娃” 要靠快与实

一个地区营商环境好不好,市场主体可谓“春江水暖鸭先知”。湖北日报近日推出报道《企业家为何对枝江一见钟情》,从一桩桩具体事例中,我们可以看到当地引进大项目背后的坚韧和拼搏,既“快”又“实”。

“快”侧重于干事状态和效率,“实”侧重于做事方法和思路。在响应市场主体诉求时,快人一步,第一时间正视;在解决复杂的疑难杂症时,分清主要矛盾,从重点领域、关键环节下手,做到庖丁解牛般利索。发展要讲效益,也要讲速度,服务要看质量,也要看温度。这背后,都需要体现既快又好,不允许时间的拖沓和精力的空耗。好的营商环境几乎都是相似的,能让市场主体和群众感受到,轻轻松松把事情做得漂漂亮亮。“政府说话算数,执行力强”“事无巨细,无所不帮”“第一时间出现”,是市场主体对一个地区营商环境持肯定态度的高频词,折射出作为服务者的“店小二”,眼明手快脚勤,宁可自己麻烦,也要让企业方便。

一座城市的软环境和吸引力,背后都离不开高质量的政务服务。企业经营首看投入产出比,这里的投入包括有形成本和无形成本,其中最难降又最应该降的成本,是“制度性交易成本”。在不断优化政务服务、改善地区软环境和吸引力上,就要不断提高服务的市场适配性,化上面政策和下面落实的“两张皮”为“一盘棋”,让制度性交易成本一降再降,保护企业的经营秩序和创业热情,扶上马再送一程。产业得到有效转移,到了手的“金娃娃”才不想飞走。

市场瞬息万变,等不起、慢不得、坐不住。加强“全链条”建设,提供“一站式”服务,营造“强磁场”氛围,以高效办成一件事为目标,才能放大溢出效应,让简政放权真正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