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广州从化区骆敏培:身残志坚 创业致富奔小康

“多谢阿培带领我们种花增收致富。虽然他的左手有残疾,但是他吃苦耐劳,不怕困难,敢闯敢拼,待人也好。”在花场做工的广州从化太平镇银林村村民骆叔对骆敏培赞誉有加。

骆敏培是地道的银林村村民,他左手残疾,但身残志不残,多年来,他靠着坚强的毅力,勇于拼搏,自强不息,走出了一条创业奔小康的道路。

骆敏培在打理百合花。(摄影:胡东和)

今年已过不惑之年的骆敏培因为家庭贫困,自小没少吃苦。为了减轻家庭经济负担,十多岁就外出到白云区入厂务工。可是,屋漏偏逢连夜雨,在一次作业中,他被机械锯断了左手手指,成了一名肢体残疾人。

困难没有吓倒骆敏培,相反却激起了他的斗志。他没有退缩回家,而是继续在外打工。他日常勤俭节约,除了努力赚钱贴补家用外,也不断思考如何走上自己的致富路。2014年,他了解到村里一些村民觉得耕种经济收入低,不愿意种地的情况,于是决定回村创业。回到村里后,他成立了经济合作社,承包村民的土地种植水稻,由社员负责育苗、移栽、农田管理、农产品销售等具体工作。从最开始的20亩田地,一直发展到今天的100多亩。从最初的年产值5万元,发展到现在的120多万元。

村民在整理百合花。(摄影:胡东和)

包括村民骆叔在内,目前合作社的社员有5人,日常带动近20名村民就业,农活多时可带动40多名,其中有本村的4名残疾人,他们在家门口就业,每人每月获得2800元的经济收入。

百合花种植基地。(摄影:胡东和)

近两年来,为了让耕地产生更多经济效益,骆敏培不再单一地种植两季稻,改为“稻花轮作”和“稻蔬轮作”。据他介绍,7月早稻收成后,农田就用来种植百合花,田间的支架用来搭建温室大棚,在冬季用树枝压住塑料大棚边缘,可以保持棚内温度。

“耕地需要轮作以改良土质,实现可持续发展。如果长期种同一种农作物,容易导致产量减少。所以早稻收割完后,我把一部分田地用来种花卉,一部分种荠菜、包菜等蔬菜。”骆敏培说。

含苞待放的百合花。(摄影:胡东和)

1月正是百合花收获的季节,50亩田地里的百合花正含苞待放。据介绍,百合花主要销往珠三角地区,按照目前的市场价格,每支可卖8—20元,如果销售情况正常的话,可以带来200多万元的经济收入,不过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2020年初时已经损失了50万元,所幸在各级政府的帮扶下,逐渐渡过了难关。

百合花种植基地。(摄影:胡东和)

除了种植水稻、蔬菜、花卉外,骆敏培还承包250亩山地,种植三华李、番石榴、荔枝、砂糖橘以及中草药等。此外,承包40亩鱼塘。从小时的家庭贫困,到如今的小康之家,骆敏培的创业路越走越宽,越走越远。新的一年又开始了,他希望可以摆脱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大家一起过上致富的好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