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新机 开新局】枣阳:着力扶大育新 深挖内需潜力

在严峻复杂的国际形势及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经济运行压力较大。县域经济要实现疫后重振,必须在融入双循环特别是挖掘国内市场潜力上寻求突破。2020年以来,枣阳市着力扶大育新、深挖内需潜力,推动传统制造业化危为机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危中寻机加速崛起,为高质量发展蓄能增势。

新冠肺炎疫情,倒逼冷链物流行业转型升级。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海立美达公司感受到了危机,更嗅出了机遇。2020年,他们引进国际领先技术、主打高端市场的冷链物流车,在北上广一线市场攻城略地,跻身盒马生鲜、飞猫物流、武汉仟吉的朋友圈。

2020年,海立美达三条生产线产值接近9亿元。但一花独放不是春,围绕做大做强汽车零部件这一主导产业,枣阳全力延伸产业链条,推动海立美达等龙头企业在本地配套。

海立美达汽车有限公司总经理李万和介绍,他们又开发了一个中档产品 ,对城市配送市场进行拓展,到明年城配车型要达到1500台以上。 目前正在对周边厢板配套厂家进行考察,本地配套率争取达到70%以上。

在深挖内需潜力、打造千亿工业强市的进程中,枣阳一方面扶持“大块头”企业、做强传统优势产业,另一方面着力培育高成长性企业、让新兴产业加速崛起。米朗公司十年前开始从深圳转战内地,枣阳搭建平台、优化环境,在企业用工、产学研合作上穿针引线,促成米朗将核心的传感器业务落子枣阳。

枣阳米朗科技公司车间组长杨丽告诉记者,她在这里已经工作五六年了,每年工资都有往上涨,现在每月工资都有四千以上,工资待遇不比外面差。

枣阳米朗科技公司工程师王东方表示,公司现在和武汉华中科技大学进行了产学研合作,有了自主创新的能力,这款公司自主研发的磁致伸缩位移传感器,广泛应用于大型油罐液面测量和各种工业自动化设备,如轧钢机、注塑机等,已经完全实现了进口替代。

十年磨砺,守得云开。因为解决了行业“卡脖子”问题,米朗公司的高精度传感器被工信部列为2019年度工业强基重点产品。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米朗公司的拳头产品成为国内产业链保供的绝对主力。

目前枣阳米朗科技公司公司已经与广东震德、震雄以及博创,还有宁波的海天,达成了密切的合作关系。年销售额已经超出了八千万元,国内的市场占有率已经接近60%。

聚焦壮大智能制造业、升级传统产业、培育新兴产业,今年以来,枣阳推动53个亿元以上在建工业项目、37个省市县重点项目加快进度;引导60家以上的工业企业实施智能化改造,加快制造产业迈上新高端,在扩大内需中抢占先机。

下一步,枣阳将抢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新发展格局机遇,全力做好前沿产业优先布局、成长产业重点培育、优势产业转型发展三篇大文章,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化、现代化的枣阳攻坚战,助推枣阳经济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