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医保局:推进服务“下沉” 打造便民舒心医保

今年以来,市医保局以“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的韧劲,紧紧围绕“提升医保服务质量、打造群众办事最便捷部门”的工作目标,在全力推进“放管服”改革、不见面服务和精简办理环节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便民措施,基本实现医保经办一网覆盖、一窗经办、一票结算、一次办好的便民服务目标,群众满意度和获得感得到了大幅提升。尤其是推出“医保电子凭证”后,不仅可以实现就医报销、购药结算、医保查询、参保登记等业务一“码”通行,而且与实体卡或其他电子卡相比,医保电子凭证还具有方便快捷、应用丰富、全国通用、安全可靠四个突出优点,群众买药、看病结算可以不用携带医保卡,充分享受到了医保智能变革带来的方便与快捷。

随着医保经办服务便民和智能水平的提升,老年人面对智能化、数字化难以适应的问题也越来越凸显,特别是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的老年人、行动不便的特殊人群,常常面临不会用、不敢用智能技术的囧境。为此,市医保局积极推进医保服务“下沉”,化解特殊人群“数字鸿沟”。

推进医保经办机构“下沉”。为适应新形势对医疗保障服务体系构建的要求,市医保局积极贯彻落实全市街道管理体制改革的工作要求,统筹将部分医保职能、事业编制和人员划转至街道党群服务中心,下沉医保经办服务机构,解决基层医保经办“谁来干、干什么”的问题,从而让占参保人数大头的基层群众尤其是参保老年人切实感受医保经办服务的便利。

推进医保政策宣传“下沉”。建立以电台、电视台等主流媒体和微信公众号为依托,督促各镇(办、区)通过“村村响”广播、召开村民会议、上门入户动员等途径,将参保登记缴费、待遇报销、健康扶贫、办理流程等医保政策宣传到基层、辐射到一线。同时,大力推行“三员(审查审核员、政策宣传员、服务帮办员)三有(有医保窗口、有咨询电话、有“好差评”电子评价器)一图(有参保缴费及报销流程图)”的基层医保网格化服务模式,确保参保群众对现行医保政策家喻户晓、老幼皆知。

推进医保服务事项“下沉”。市医保局组建以来,通过不断优化服务,积极探索医保经办事项“下沉”。针对社区、农村老年人慢性病参保患者每年需要携带慢病卡、身份证到医保大厅办理年审手续的问题,通过寻求多部门协作,整合相关数据资源,安排专人比对,改为直接在慢性病管理系统中办理年审等相关手续。对29种慢性病患者,下放申报层级,可直接到镇(办、区)卫生院或就近二级以上医院申报,真正做到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让群众更“省心”。针对恶性肿瘤放化疗、肾衰竭以及紧急抢救等危急重参保患者,需要办理转诊就医的,可凭借检查诊断直接到医保局办理转诊。情况紧急的参保患者,可先住院治疗,三日内以电话形式向医保局备案即可。异地住院费用只须带齐相关材料,医保服务中心受理后会在限定时间内将报销费用打到参保患者银行卡上,无需参保患者反复跑路,消除特殊群体紧急异地就医服务中的梗阻。同时,在医保服务大厅设置了“服务导引台”、“政策咨询台”、“红色驿站”等便民窗口,放大医保政策宣传字体,开设人工服务窗口,提供老花镜、放大镜等人性化服务,确保参保老年群众前来办事更顺畅、更舒心。(刘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