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市市场监管局在企业清理、监管执法、信用修复等方面实施“三项举措”,助推守法经营,进一步优化我市商事环境,收到了良好效果。
企业清理“友情唤醒”。自3月以来,该局部署全市18个市场监管所开展了“僵尸企业”排查清理,按照“唤醒一批、暂留一批、撤销一批、注销一批、吊销一批”原则分类处理,对企业成立后无正当理由超过六个月未开业的或开业后自行停业连续六个月以上的,吊销营业执照,清查中,我市有14户长期停产企业被列入吊销之列,在即将下达吊销文书之际,监管人员不辞劳累,通过宣传劝导,最终4家企业选择了自主注销程序,10家有首次违法行为的企业暂时保留。截至目前,该局对列入异常名录的市场主体唤醒76家、提醒42家,对两年未年报且经营地址和电话“双失联”的163家予以依法吊销,有效净化了市场环境。
执法监管“首违不罚”。6月中旬,该局对全市生活医疗美容行业1320家经营户开展“双随机一公开”抽查,按10%的比率从中随机抽取132家待检市场主体,随机抽取了24名执法人员,分为四个检查组开展执法检查,检查发现54家店堂张贴广告涉嫌疾病治疗、预防功能、绝对化用语、排除消费者解释权、免除自己责任等违法行为。考虑到美容行业经营者大多是下岗职工、社会低收入群体,市场监管部门实施审慎监管,坚持“首违不罚”,对他们进行口头提示、责令整改,不予处罚,并跟踪监管,确保我市生活美容行业健康发展。截至目前,该局对首次轻微违法行为免于处罚22件次,缓解了市场主体压力,激发了市场主体活力。
信用修复“暖心助力”。该局创新监管理念,强化信用支持,将监管与服务有机融合,出台《违法失信企业信用修复暂行办法》,对已经履行法定义务且社会危害性较小的首次违法失信企业实行信用修复,同时开通信用修复专线电话,为企业发展营造专业、精细的服务环境。今年以来,根据市场主体提请,已对符合移出条件的20家市场主体移出经营异常名录(状态),帮助4家企业修复信用获得银行贷款助力复产,先后收到信用修复感谢信4件。随着信用监管机制的逐步推广和实施,联合惩戒和信用修复机制逐渐发挥作用,企业重视信用程度提高,有效激发了全市企业的创新创业动力和健康发展活力。
(来源:市场监管局 陈勇玲 罗群鹏 编辑:张贝 审核:张家辉)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