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楼村:党建引领乡村振兴

“我建议在主干道两边种皂角树,既有观赏价值,还有药用价值。““村口的鱼塘可以改造成抓鱼池。”……前不久,在吴店镇徐楼村的主题党日活动中,党员们你一言我一语,共同描绘着徐楼村的美景。

近年来,徐楼村一方面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突击先锋作用,带动村民发展产业,一方面从群众中汲取智慧,让群众成为村庄发展和建设成果的阅卷人。

徐楼村是省级贫困村,集体经济薄弱,没有支柱产业。在扶贫队的指导下,徐楼村结合地域特点和村民实际,探索发展香菇、冬桃、油茶、苗圃等特色产业,但是让村民接受新事物并不容易。“家里就我一个人干活,没得技术,也没得钱,能搞什么产业?”村民纪宏贵说。“特色种植业前期投入较大、技术含量较高,虽然知道能赚钱,但很多村民担心风险,说得多做得少。”村党支部书记周正学说。

为了增强村民的信心,徐楼村“两委”采取“我说你听,我做你看,你问我教,你做我帮”的方法,发动“两委”干部和党员带头发展产业,打消村民疑虑。通过开展养殖技术和经济作物栽培技术培训,提高村民自身技能,降低产业风险。

在党员干部的示范带动下,广大村民积极性被调动起来。短短几年时间,徐楼村就形成年产20万袋香菇、年产20万斤红薯,建成300亩油茶、100亩稻田养虾、200亩花卉的可喜局面。2019年,产业总产值达7000多万元,村集体收入7万多元,农民人均纯收17000元。

村民富裕了,对美好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去年,徐楼村决定以全域建设美丽乡村为契机,大力推进村庄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整治工作,逐步实现乡村美丽、生态宜居、生活富裕的目标。“建设美丽乡村涉及面广、周期长,要想建得好、管得住,要引导村民自我组织、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周正学说,只有凡事与群众商量,在共商共建共享中有序发展,才能真正建设好美丽乡村。

据悉,徐楼村通过召开党员大会和群众代表大会,集思广益为美丽乡村建设出谋划策,组织干部、党员、群众代表到周边美丽乡村示范村学习,成立理事会管理村级公共事务,协调解决发展过程中的问题。

目前,徐楼村从基础设施、人居环境、公共服务等方面进行全面提升改造,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

(来源:襄阳日报  杨洋  牛传宇  编辑:张贝  审核:张家辉 )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