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枣阳市高级中学团委组织全校职工对校园的各个区域,包括校门口、学校停车场、厕所、楼道、食堂、宿舍等各个区域进行了全面的扫除、拖洗、消毒,营造了一个安全卫生、文明整洁、优雅美观的校园环境,为师生员工复学返校做好充足准备。
枣阳市随阳管理区团委开展了“植绿共抗疫情 助推爱卫运动”的志愿服务活动。通过此次活动,进一步提高了志愿者们的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和绿化家园的责任感,为推动枣阳市爱国卫生运动和疫情防控工作提供坚实的生态保障。
枣阳市供电公司团委组织团员青年积极参与爱国卫生运动的志愿服务活动,在楼栋、街道、家庭等各个方面进行卫生防疫健康知识普及宣传,引导广大市民注重个人卫生防护,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和健康生活方式,全面提升防控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展现了新时代青年的责任和担当。
枣阳市第一中学团委组织青年团员手持垃圾袋、铁钳、扫帚等工具,对路面垃圾、绿化带杂物进行全面清理。经过团员们的努力,各种垃圾得到集中清理,社区环境焕然一新,降低了病毒传播风险,为早日全面战胜新冠肺炎疫情营造良好环境。
枣阳市中医院团委组织团员青年对科室内外所有角落进行逐一清理消毒,做到室内外干净清洁、不留死角。同时加强所有区域通风,做到消杀工作全面、有效。从源头上清除病原滋生环境,切实有效地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
爱国卫生运动是什么?
中国的独创
爱国卫生运动是党和政府把群众路线运用于卫生防病工作的伟大创举和成功实践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特别是公共卫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简而言之,这一运动是将我国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文化优势特别是群众运动优势转化为不断增进人民群众健康福祉的具体行动,主要目的就是把广大人民群众发动起来,全民动员、全民参与, 不断改善城乡环境,着力解决突出卫生问题,普及健康生活方式,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健康权益。
1952年正式发起
将爱国和卫生相结合,与当时的历史背景密不可分。1952年,抗美援朝战争时期,为防御细菌战,在全国范围内深入开展了群众性卫生防疫运动,人民群众将之称为“爱国卫生运动”。党中央肯定了这个名称,并将爱国卫生运动列为我国人民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卫生工作与群众运动相结合",也成为我国卫生工作的重要方针。
从那时起,爱国卫生运动就在全国上下蓬勃开展,针对不同时期的突出卫生问题,先后开展了除“四害”、“五讲四美三热爱”、卫生城镇创建、厕所革命等一系列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除“四害”
1958年2月1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除四害讲卫生的指示》。全国范围内迅速掀起了剿灭“四害”运动的高潮,这次运动规模浩大,全国6亿人民参与其中。在党中央及各级政府领导下,广大群众积极参加,有效降低了蚊、蝇、鼠、蟑等病媒生物密度,显著减少了鼠疫、疟疾、乙型脑炎等疾病的发生和流行。许多城乡清除了大量的垃圾、污物,面貌焕然一新。
五讲四美三热爱
1981年2月25日,全国总工会、团中央、全国妇联、中国文联等9个单位联合发出倡议,号召全国人民特别是广大青少年开展以“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讲秩序、讲道德”和“语言美、心灵美、行为美、环境美”为主要内容的文明礼貌活动。
随着“五讲四美”深入人心,其内容也在不断充实,后来又增加了“三热爱”的内容,即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热爱中国共产党,从而使其价值指向、思想内涵更加明确。
新中国的卫生奇迹
数十年风云变幻,从新中国成立之初到现在,爱国卫生运动通过广泛发动群众,开展卫生教育,对改善我国环境卫生面貌、提高全民健康文明水平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比如,我国人均预期寿命从35岁提高到77岁,婴儿死亡率从200‰下降到6.1‰,孕产妇死亡率从150/10万下降到18.3/10万,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提前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
近年来,在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和关心推动下,一场“厕所革命”逐步从景区扩展到全域、从城市扩展到农村。习近平总书记两次批示旅游系统“厕所革命”,多次在调研中强调厕所的重要性,并把它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具体工作来抓。
我国的“厕所革命”,是一件惠民生、得人心的大实事,受到广大群众和游客的普遍欢迎、国际社会的广泛肯定,也为广大发展中国家解决此类民生问题提供了中国样本。 爱国卫生运动是人类卫生发展史上的一项伟大创举和成功实践,世界卫生组织称之为“新中国的卫生奇迹”。
(编辑:张家辉 审核:韩小兵)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