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阻击战
打响以来
西城派出所全体民辅警
齐心协力、全力以赴
迅速投入到了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中
在这场疫情的防控一线执勤岗位上,有这样一对默默坚守的70后警察夫妻档,45岁的丈夫闫胜强在西城辖区的大街小巷巡查,43岁的妻子杨翠英在襄南监狱里执勤。相守相伴20年以来,他们虽不在同一个城市,却是携手前行的亲人,也是心有灵犀的战友。如今,在疫情防控的战时状态,县市都全封闭的管控中,他们又成了同一防线上坚守各自岗位的卫士,成为坚守抗疫一线上的最美守望的“双警夫妻”。
异地“双警”夫妻同时坚守岗位,儿子自己在家做饭照顾自己
1月29日晚六时许,闫胜强正在派出所食堂吃晚饭的时候,手机微信响了一声,看到妻子的消息:“我们监狱从今晚开始封监,要求一线的女警全部执行全封闭。孩子,你联系下哥哥或者姐姐,让她帮我们照顾一下。”这下让去年年底刚到西城派出所任职指导员的闫胜强发愁了。自己既是一名党员,也是单位的领导,当然要靠前指挥,坚守岗位了。
他放下了手中的筷子,给正在上高三的儿子打了一通电话。儿子得知自己的爸爸、妈妈都在单位执勤,也急了,“这本来平时你们都没时间陪我,这大过年的就不提了,现在我们开学时间推迟了,还要在家上网课,你们至少半个月不得回来,我咋办啊?”“你们就不能跟领导说说家里的情况,给你们领导说一声,至少留一个在我身边也行啊。”儿子杰娃儿一连串的焦急发问,让闫胜强内心很是难受。“儿子,你听话啊。现在是这个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的非常时期,爸爸和妈妈都是人民警察,你说,这个时候我们怎能袖手旁观呢?别人家还有比你更小的弟弟妹妹、爷爷奶奶需要照顾的呢。每个同志的家庭都有困难,但他们都毫无怨言的坚守一线。你现在长大了,要不,我给你姑姑打电话了,接你去她家住一段时间?”闫胜强给儿子解释道。“爸,你和妈妈就放心上班去吧,你忘记我自己会做饭了?我听你和妈妈讲了,这个时期不串门、不聚集,我都18周岁了,男子汉了,我就自己在家里面学习,家里面有肉有菜,你再给我买两箱泡面回来吧。”闫胜强嘴角露出了一丝欣慰的笑容。
足迹留在大街小巷 工作做到群众心坎
大年三十到现在,闫胜强坚持每天白天“8小时”投身到“民生服务,防控疫情”工作上,他带领枣阳经济开发区民兵巡逻队巡街道、巡超市、巡商铺、巡药店、巡社区,把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他一次次完成超市门口的“搬运工”,小区门口的“保安”,热心肠的“打包工”等各种角色的转变。“真是谢谢你啊!”、“你真是太好了!”、“谢谢你啊,小伙子!”......各种感谢的话语,都在人民群众的嘴边念叨着。
2月10日下午,二环路口家缘超市门口上演了暖心一幕。闫胜强正在超市门口督导检查工作人员是否规范服务的时候,看到一个老奶奶一手提着鸡蛋,另一手提着沉甸甸的大米吃力地迎面从超市走出来。闫胜强赶紧招呼身旁的辅警杨方雨,跑上前去接过老奶奶手中的东西,“老奶奶,我来帮你吧”。辅警杨方雨扶着单车把手,闫胜强把东西固定好。“太谢谢你们了,没得你们帮忙,我可麻烦了,谢谢你们!”老奶奶说。闫胜强向老奶奶挥挥手,叮嘱她小心慢走。
为全面做好防控疫情工作,他坚持每天利用工作“8小时”外时间,定时定点带着民兵徒步行走在整个西城的大街小巷,开展夜间巡查活动。提醒居民出门必戴口罩,制止群众扎堆聚集,督导店面停止经营……几天下来,他对各种情况烂熟于心,认真记下来后又亲自打电话督导社区干部按照要求逐一落实。 一个“双警”家庭,这意味着他们彼此之间必须要有双倍的勇气和更多的理解;这意味着他们的子女必须尽早学会独立和自强!他们选择从警,注定都需要更多的理解和包容、奉献和牺牲!
(责任编辑:张家辉)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