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20号)上午,全市全域推进美丽乡村补短板强弱项建设现场会在枣阳召开。与会代表前往枣阳南城办事处、吴店镇等地参观学习交流。市委副书记冯艳飞参加现场调研。
田沃宜耕、水清可濯、景美可赏、人居可适,依势而做,规划引领。想清楚,动起来,用最小的投入换取最大的效益。如今在枣阳南城办事处宋湾社区,村两委积极谋划,依托当地民风民俗,充分利用空闲场地,美丽乡村建设既符合群众需求,又坚持了高标准建设。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副局长陈建斌表示:“要特别注重补短板强基础,要特别注重我们乡村规划建设中的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比如我们前面说的污水处理,公厕、村民活动广场,拆迁以后的小庭院,老百姓需要的也恰恰是我们美丽乡村建设当中的一些短板。在以后的规划中要把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补短板作为重要的抓手,补齐我们乡村发展的短板,让老百姓更有获得感幸福感。”
美丽乡村先治水,粪便污水、洗涤污水和餐厨污水这3类生活污水在中陈岗村实现了分流。如今村民家门口的‘清水池’,其实就是处理池,从下往上铺着鹅卵石、碎石、细沙和泥土,水治理的同时,如今这里一年四季绿植遍布,风景越来越美。谷城县美丽乡村建设也取得了不少经验,作为山区县山多、树多、水多,这次参观学习,也有不少新启发。
谷城县委书记伍义兵表示:“学习枣阳以后,我们深受启发,深受教育,下一步我们将在全县范围内用试点的方式学习枣阳中陈岗村的示范,把洗地水、餐厨水和厕所水进行更加精准的分类,更加精准的治理,使我们谷城的水更加的清澈,使我们谷城的水更加的干净。”
如何提升标准,实现长效管理?通过“法治、德治、自治”,尤其以自治激发活力,枣阳后湖村实现了无刑事案件、无治安事故、无来信来访的“三无”成果。村民也更有归属感。
小河镇党委书记付青锋说到:“让村里的事群众说了算,自己的家园自己建,村支部书记是第一规划师 ,村民代表决定文化广场建在哪,净化池塘建几个,村支部积极引导修订村规民约,让村民主动参与到拆违植绿修渠,村民积极参与,常态化参与美丽乡村建设,在参与中知取舍、懂感恩,这样美丽乡村建设才能持久。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乡村振兴,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是基础和保障。枣阳市各地将产业发展和项目布局、“三乡工程”实施、基层组织建设和社会治理相结合,做好统筹文章,提升建设内涵。吴店镇坚持打好刘秀品牌,发掘历史文化资源,做好文旅融合文章。
市农业农村局总经济师刘智表示:“下一步我们将在美丽乡村建设中,一定要把产业振兴这一块的工作作为重中之重,首先要依托独特的资源优势,选准产业,第二个就是要做好产业的规划,第三个就是要引进和培育市场主体,第四个就是要注重带动农民共同致富。”
来源:云上襄阳
编辑:张家辉
审核:韩小兵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