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市镇火青村:在学查改中践行红色传承使命

在学查改中践行红色传承使命

新市镇火青村党支部

在第二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之际,“黄火青故居”作为重要党史遗址列入《襄阳红色记忆》学习读本,成为市内外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教材和新时代弘扬红色文化的有力载体。火青村是无产阶级革命家、最高人民检察院原检察长黄火青同志的故乡,村支部坚持问题导向,立足“传承红色基因,讲好火青故事”,在提升服务质量上下功夫,在营造红色氛围上做文章,在抓实检视整改上求实效,为推动主题教育发挥了促进作用。

一是创新“学”的方法,让学习走心走实。村支部立足基层实际,第一时间把握主题教育“学”的要求,将工作目标细化为“七个一”的任务清单,即开展一场理论学习、组织一次党员培训、开展一次专题讨论、讲授一堂专题党课、查改一批民生问题、参加一次实践锻炼、开好一次专题组织生活会。用好“支部主题党日”这个载体,把通读《论述摘编》、开展“四项教育”、落实“三个专题”等“规定动作”内容全部列入“主题党日”议程安排。推行三个“1+1”结对行动,即1名年轻党员结对1名年老体弱党员“送学”、1名干部党员结对1名流动党员“传学”、1名先锋党员结对1名积极分子“帮学”,确保全员参与学、全面深入学,不让一名党员“掉队”,实现“主题教育”与“主题党日”同部署,“线上”与“线下”齐推进。

二是拓展“查”的深度,把问题找深找透。在10月份第一次主题党日上,支部班子直面民生问题,聚焦基层治理、服务群众,现场征求党员和群众代表的意见建议6条。通过走进百姓家中“交心谈心”、走上田间地头“倾听民声”,共征集“村庄垃圾治理不彻底”、“基础设施维护不到位”等方面的意见建议8条。为把问题找实找深,村支部一班人围绕“换位体验唤初心”行动,重走一次火青红色教育线路,找出在服务各地前来开展实践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坚守初心担使命、我为群众办件事”活动,支部班子成员带头认领2条以上问题,每名党员主动认领1-2条问题,逐人建立“三张清单”,为推动问题整改、开好高质量组织生活会奠定基础。

三是聚焦“改”的成效,使任务落细落地。坚持“边学边查边改”的原则,针对检视出的“教育基地环境不优、氛围不浓”等问题,即知即改,深入开展“传承红色基因,守护绿色家园”实践服务活动。在党支部的带领下,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代表齐聚石鼓山,修枯枝、扫枯叶、除杂草,扮靓了教育基地内外环境。为挖掘用好本地红色教育资源,村支部沿党群服务中心、革命展馆、火青陵园、火青图书馆循环线,新打造1.5公里“红色文化长廊”,新布置“红色故事”墙绘60余幅,新修缮“风雨赤子情”、“火青革命事迹展馆”两个展馆,新建设黄海明、黄山农生平事迹展览馆,“火青廉政教育基地”建设项目已纳入规划,营造了浓厚的红色氛围,提升了支部战斗力凝聚力,擦亮了“红色新市”党建品牌,来自市内外不同领域、不同类型党组织前来教育基地开展革命传统教育,仅9月份以来,已接待近300批次,1300余人次。

时下,村支部所学、所查、所改,距离主题教育的目标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村党支部将聚焦服务基层“最后一公里”,继续践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宗旨,推动主题教育见行见效。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