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初心抓教育 迎难而上展风采
中共枣阳市财政局党组
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市财政局党组始终围绕“为枣阳人民理好财,为枣阳经济谋发展”的初心和使命,把主题教育与财政事业改革发展相结合,与落实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相结合,切实做到学做结合、查改贯通,用干事创业的实效,彰显主题教育的成效。
一、高起点谋划,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
起步影响结果、状态决定成效。我们把主题教育作为首要的政治任务,围绕主题主线,把“规定动作”做到位,把“自选动作”做出彩。一是统一组织领导。全市主题教育工作会后,局党组第一时间召开专题会议,吃透弄懂总体要求、细化量化工作目标,为主题教育定方向、定高度、定任务。二是统一调配力量。抽调26名党务工作人员,组成综合、宣传、专项整治、制度建设、巡视督导5个专班,推动不同层级、不同单位党员干部步调一致、标准一致、目标一致开展主题教育。三是统一工作部署。打好统筹关联牌,把“四项措施”打总揉合,融入工作,做到每个环节、每项活动都有具体事项作载体,达到学做结合、查改贯通。四是统一营造氛围。立足局机关政策宣传栏、LED显示屏、OA办公系统、QQ和微信工作群等工作平台,全方位、多维度、立体式宣传主题教育,发布政策解答,开展学习教育,营造浓厚氛围。
二、高标准结合,推动财政事业提质提效
我们注重做好结合文章,把主题教育与干部队伍建设、与解决实际问题、与提升服务效能相结合,推动财政改革发展。一是把学习教育与提升素质相结合。以讲好一场主题党课、唱好一首祖国赞歌、宣传一次身边典型、办好一期党史教育、回味一次入党初心、制定一项改进措施、办成一件好事实事、分享一次读书心得等“八个一”活动为主题,引导党员干部牢固树立担当意识、争先意识、奉献意识。二是调查研究与破解难题相结合。聚焦解决群众切身利益问题,班子成员深入脱贫攻坚一线、财政工作一线、民生保障一线调研26次,形成调研报告6篇,解决实际问题5个。我市作为全省仅有的4个水稻保险试点县市之一,我们在调研中发现群众意愿不高。专班人员及时做群众工作,同时得到市领导支持,逐个乡镇督办,全市投保面积由最初的5000亩提高到41万亩。在今年大旱之年,为农民挽回损失4200多万元,农民纷纷称赞财政局为“保险局”。三是把检视问题与转变作风相结合。重点对财政改革、财政管理、财政绩效等领域进行全面“检修”,先后制定完善局领导领办、每周例会、挂图作战等工作制度10余项,对各项工作每周一晾晒、每周一研判、每周一督办,对重点工作清单式、条目式、节点式管理,有效整治了“推、拖、躲、慢”问题,全局上下充满了干事的责任、干事的动力、干事的活力。四是把整改落实与改善民生相结合。积极回应人民群众的新要求、新期待,紧盯问题抓整改。我们下属的原棉花总公司2003年改制关闭后,长期处于混乱状态,生活区环境脏乱差,职工怨声载道,反映强烈,经常赴省、进京上访,成为全市闻名的“上访小区”。局党组借力市“三无”小区整治契机,争取100多万元资金,进行硬化、绿化、美化、亮化综合整治,小区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许多党员自发铲除杂草,清运垃圾,成为模范小区,今年未发生一起职工上访案件。一些老党员感慨地说,“多年的老大难问题,在主题教育中解决了”。
三、高成效转化,推动中心工作落实落细
我们把主题教育成果转化为围绕中心抓落实的生动实践,把主题教育中激发出来的工作热情和奋斗精神转化为担当作为、攻坚克难、推动枣阳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
一是只争朝夕,激扬“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蓬勃朝气。我们把招商引资作为第一要务,实施大员领衔抓招商、全员上阵抓招商、亲商助商抓招商。截至9月底,已完成合同投资12亿元,实到投资7.3亿元,分别占全年任务的120%和146%;投资13亿欧元的新能源产业园、投资11亿元的丹阳工业园二期即将签约入驻。主题教育期间,我们组织全体党员干部到项目一线调研、排忧解难,增强了只争朝夕的紧迫感、服务项目的使命感。目前,投资13亿元的湖北爱信莱恩项目正在日夜不停加紧建设,列入襄阳市拉练的中兴公司专用粉、啸创公司2个项目已拨地而起,将以崭新面貌迎接上级检验。
二是事不避难,增强“越是艰险越向前”的信心胆略。我们把稳定作为第一责任,坚定信心,迎难而上。学习教育期间,正值70周年大庆关键时刻,我们把主题教育焕发的热情转化为强大动力,主要领导挂帅出征,班子成员分兵把守,全员进入战时状态,抓排查,打好信息战;抓化解,打好攻坚战;抓稳控,打好持久战。在“保军运”期间,棉花公司一重点涉军人员谭某要陪家属到武汉看病,医院专家已预约,车票已购买。为确保万无一失,我们3次上门劝说,最终谭某不去,由我们派2人陪同其家属看病,皆大欢喜。我们包保的18起信访维稳案件已化解12件,签订息诉罢访协议6件,原棉花公司2788名下岗职工人员安定、思想稳定,以财政小稳促进了全市大稳。
三是历经风雨,练就“会当击水三千里”的过硬本领。我们把服务和保障作为第一职责。面对今年严峻的财政收支形势,我们结合主题教育,开展深入调研,一方面坚决落实减税降费政策,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另一方面,想尽千方百计,历尽千辛万苦,竭力做大财政“蛋糕”。先后16次跑部进厅,向上争取资金5.5亿元;清收历年财政借款8000多万元;统筹债券资金7.7亿元投入重点事业;促成7个PPP项目进入财政部项目管理库,落地5个,用5000万元的政府投资撬动29亿元的社会资本投入,实现了保工资、保运转、保基本民生的目标。我市的做法在全省交流,并得到重奖。
使命重在担当,实干铸就辉煌。我们将把主题教育作为永恒主题、终身课题,进一步改进思想作风,提升干事创业本领,为全市高质量发展凝聚起强大的财政力量。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