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阳市:把农村实用人才培养成乡村振兴的“领头雁”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工作,结合实际持续开展农业技术培训,充分发挥农村实用人才的“领头雁”作用。

8月12日—8月31日,枣阳市委组织部、枣阳市农村实用人才培养示范基地举办了2019年秋季农村实用人才培训班,全市554名村(社区)支部书记和932名种植大户参加培训。此次培训前认真调研了各地农业种植结构和培训需求,有针对性邀请相关专家深入到16个镇(办、区),以乡镇为单位现场授课,确保培训效果。

枣阳市七方镇农村实用人才培训现场

在枣南水稻种植地区,邀请中国农科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研究员周法永博士,枣阳市精致农业有限公司院士专家工作站专家张书超就土壤保护和减肥减药,发展绿色、有机、生态农业等内容进行系统授课。

中国农科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研究员周法永博士讲授水稻种植及病虫害防治知识

在枣北小麦种植地区,邀请枣阳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高级农艺师武邦超和费辉分别就冬小麦秋播、科学施肥、病虫害防治等内容进行培训。

枣阳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高级农艺师武邦超讲授冬小麦科学种植知识

在桃种植大镇新市、熊集、平林等地,邀请了襄阳市农技协会会长、老河口市春雨苗木果品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姚凤君详细介绍了合作社从种苗与栽培技术做起,重视黄桃品种品质,自主培育的黄桃品种畅销全国的先进经验。

老河口市春雨苗木果品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姚凤君介绍自主培育的黄桃品种

培训结束后,参训学员纷纷表示,此次培训根据各地需求和实际设置课程,让大家在家门口就能学习先进种植技术,补齐知识短板,实实在在促进增收致富。

【参训学员心得】

李万强(车河管理区车河社区党支部书记):近年来,我们的水稻产量一直徘徊在1500斤左右,听了专家们的讲课,才知道这些年来种田靠化肥,破坏了土壤结构,形成了化肥用量越来越多,产量却提不起来的恶性循环,在田里掘起一锨土都是板结的团粒结构,从现在起,我们要宣传发动农户,多使用农家肥、微生物肥,达到种地养地相结合,提升土壤肥力,向绿色、有机、生态的高效农业发展。

范兆权(琚湾镇吴湾村党支部书记、水稻种植大户):今天听了专家讲授的配方施肥深受启发,我们村是水稻主产区,但近年来忽视了有机肥和微生物肥的应用,虽然产量没有下滑,但要有更大的突破,必须要花大力气解决种地养地的问题,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地力。

吕平(吴店镇沈畈村支部书记):我们村前几年以油茶种植为特色产业,2017年在培训基地的引导下,开始试种甜黄桃,今年已经见到了成效,为全村致富找准了路子,今天听了专家的授课后,更加坚定了发展黄桃种植业的信心,计划扩大种植面积150亩,增加至1000亩,为群众增收奠定坚实基础。

苗成永(湖北三棵苗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新市镇种植大户):我们公司在枣阳共建有8个种植基地,总面积近3000亩,在参加完培训后,我觉得还有很多提升的空间,除了秋季修剪外,今年要重点抓好深施有机肥和生物肥,加强土壤的改良,提高果树的耐旱能力,提升黄桃品质,争取在明年有更大的收获,提升我们枣阳桃产业的竞争力。


来源:市委组织部

通讯员:黄鑫

编辑:张家辉

审核:韩小兵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