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家住市中兴公园旁的退休职工李明高兴地说:“公园就建在我家门前,我们老百姓进公园游玩真方便。”像李明这样有幸福感觉的市民是越来越多,大家普遍感到枣阳现在变大了、变绿了、变亮了、变美了,这一切得益于我市致力建设生态宜居城市的结果。
努力整治沙河水环境。沙河是我市的“母亲河”,近年来,我市全面清理沙河河道两岸垃圾,依法停产整治沙河沿线的枣化公司等污染工业企业10多家、关闭(搬迁)养殖企业20多家;实施沙河(城区段)综合整治工程,投资上亿元建设沙河三坝,抬高沙河水位;投资近3亿元,沿沙河(城区段)两岸建截污管渠,并建设2座污水处理厂,使城区生产生活污水得到有效治理;在沙河(城区段)水面上安装20台光伏储能曝气机和大型生物浮岛调节水质,并合理调度上游吉河水库、沙河水库每年至少向沙河(城区段)补给300多万立方活水,促进沙河水质进一步改善;沿沙河(城区段)两岸建设近40万平方米的绿地,形成水绿相映的城市新景观。如今的沙河两岸已经成为市民休闲娱乐健身的乐园。
努力抓好园林绿化建设。我市坚持“实用第一、美化第二,造荫第一、造景第二”的原则,树立树多就是美景、树老就是历史和文化的绿化审美观,在建成啤酒文化广场等一批公园、广场和50多处市民家门口“袖珍公园”的基础上,大力推行乔、灌木相结合的立体生态绿化模式,广泛种植成片林木。市光武路、中兴大道、书院街、大东街、中兴公园、浕水公园等街道绿地和公共绿地内树大成林,树冠如盖、相互交织,为市民营造了凉爽的休闲环境。目前,我市建成区绿地面积达到800多万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绿地率分别达到38%、31.5%,人均公园绿地面积9.7平方米,城在林中、道在绿中、房在园中、人在景中的园林城市格局初步显现。
努力完善市政基础设施。去年以来,我市完善市区20多条主次道路建设,总长近80公里,并集中精力消灭70条泥巴路、黑灯巷、“断头路”;城区开通公汽线路16条,公交线路延伸到城郊行政村(社区);铺供水管网200多公里,水质合格率达到100%,供气管网建设近200公里;强力推进“公厕革命”,在市区新建公厕6座,改造公厕16座,方便市民如厕;增设300多个垃圾桶,为城区临街单位和门店各摆放一个小型垃圾容器,全力抓好城区垃圾处理;增设10处社区小市场,方便市民日常生活;对60个“三无”小区进行综合整治,逐步实现“三无”小区内道路、路灯、排水设施、绿化、围墙、大门、监控等基础设施的完善。
努力加强城市管理。我市以创建省级文明城市为抓手,重点以人民路、光武路、书院街为重点,打造“市容环境美好示范路”,带动市容市貌全面升级;启动城市餐厨废弃物和市政污泥无害化处理项目,加强餐饮油烟和露天烧烤污染治理;全面开展城区交通秩序综合整治行动,重点整治行人和非机动车闯红灯等交通违法行为,全面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
努力加大环境治理。我市不仅强力取缔,关闭造纸、化工、再生塑料加工等高污染企业,还否决了耗水量大、不符合环保要求和产业政策的建设项目30多个,有效遏制了新污染源的产生。同时,在工业园区执行“一企一管”排污制度(一个工业企业一根专用排污管道),市内重点污染企业全部实现达标排放。如今,城区空气环境质量主要指标全部达标,市区主要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通讯员:付宏才 黄修峰)
来源:枣阳政务网
编辑:张家辉
审核:韩小兵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