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日报讯(通讯员付宏才吴雪莲)近日,笔者从枣阳获悉,该市美丽乡村建设成效显著,截至目前已建成1个国家级环境整治示范村、14个省级美丽乡村建设试点村、12个省级新农村建设示范村、14个省级宜居村庄、34个襄阳市级美丽乡村试点村。
去年以来,枣阳市出台了《全市美丽宜居乡村建设考评方案》,动员市直各部门分别与全市的村(居委会)建立结对帮扶机制,并将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纳入镇局级领导班子全年实绩考评体系,考核结果与政府专项资金分配和干部任用管理相挂钩,以强大的组织力量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与此同时,枣阳围绕村庄规划编制、产业培育、通组连村公路建设、环境卫生整治、植树造林等内容,全面推进乡村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该市还将美丽乡村建设与精准扶贫相结合,为所有贫困村修通村公路,解决了村民出行难问题;为建档立卡农村贫困户582户1022人免费接通自来水,解决这些贫困户的安全饮水问题。
另外,突出特色建设美丽乡村。吴店镇舂陵村打响刘秀文化这张名片,依托临近白水寺、无量台景区的优势,引导村民发展休闲农业、观光农业,丰富了美丽乡村建设的内涵。太平镇南街村争取到省住建厅的资金支持,突出群众文体活动主题,目前建成一个群众文化广场,新建标准化篮球场、乒乓球场等,并为各小组通往广场的道路安装崭新的路灯。平林镇大余嘴村一方面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另一方面大力实施龙头企业带动战略,形成“农户种养、就地加工、休闲旅游、循环生态”的发展新业态。兴隆镇白土社区加强环境整治,并以良好的交通环境和招商政策,吸引18家企业入驻该社区,年实现利税1200余万元,解决居民就业1600余人。
(来源:襄阳日报)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