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阳:力克扶贫领域形式主义

襄阳日报讯(通讯员涂新玉全媒体记者王非董子川)“老百姓最讨厌的就是低保工作不走程序,暗箱操作。现在好了,一下子问责了6名干部,形成了震慑,相信下次再评定农村低保的时候干部们就会认真了……”枣阳市车河管理区顺河村一名贫困户说道。

原来,2017年,枣阳市车河管理区顺河村党支部书记余某某办理本村村民余某低保申请时违反程序规定,没有入户调查和召开民主评议会议就在其入户调查表和民主评议记录表上签字盖章并上报。该村包村干部胡某某、村妇女主任罗某某、村民兵连长王某某在未召开民主评议会议的情况下,在民主评议记录表上签字;车河管理区民政办负责人散某某、该区分管民政工作的党委副书记王某某未认真审核就签字上报。2018年9月,余某某、胡某某等6人均被追责问责。枣阳市对该案例进行全市通报,在全市广大镇、村干部中引起强烈反响。

今年以来,枣阳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积极作为,持续发力,聚焦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从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入手,强化监督压实责任、强化执纪严明纪律,强化问责倒逼落实,推动干部改进作风、担当作为、真抓实干。据悉,今年以来,枣阳市已点名道姓通报扶贫领域作风问题典型案例45起56人。“各级党组织、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扶贫干部,必须把自己摆进去、把责任扛起来,清醒地把握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困难和挑战,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对于扶贫领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突出问题,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抓住典型,较真执纪,铁面问责,一律从严从重查处,一律公开通报曝光,为营造风清气正政治生态提供坚强纪律保障。”枣阳市纪委主要领导说。

(来源:襄阳日报)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